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比亚迪2018年动力电池产能将达26GWh 格林美 澳洋顺昌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比亚迪2018年动力电池产能将达26GWh 格林美 澳洋顺昌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点击:3429 日期:2017-11-08 选择字号:
      比亚迪、格林美、澳洋顺昌这三家企业在电池产业链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三家企业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些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的业务布局。
  比亚迪:2018年动力电池产能将达26GWh 三元占六成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动力电池产能约14GWh,预计2017年年底产能可达到16GWh。其中,三元电池6GWh,磷酸铁锂电池10GWh。2018年,比亚迪计划增加10GWh三元电池的产能,到2018年年底总产能达到26GWh。
  目前,比亚迪所有的PHEV均已开始使用三元电池。2018年开始,除商用车以外,其它所有的新车型都将采用三元电池。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生产的新能源客车将继续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比亚迪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足1万台,公司全年的销量目标受较大影响。随着新能源汽车目录的完善和地方补贴政策的落实,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每月销量在1万2千台左右,预计第四季度销量还会继续保持增长。
  截至目前,比亚迪生产的PHEV有秦、唐、宋,EV有E5、E6、宋EV300、秦EV300。自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将陆续推出唐2代、秦2代以及宋Max等多款新车型。
  格林美:综合回收对电池原材料的贡献日益凸显
  格林美相关负责人介绍,格林美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67亿元,同比增长4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95.36%。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生产设备及品质的提档升级,拓展了市场业务规模。公司的电池材料板块尤其是前驱体业务迅猛发展,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大幅增长,已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622”、“811”作为新一代高镍电池材料,拥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材料未来发展的方向,格林美正在加大对高镍三元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与三星、韩国ECOPRO等国际高端客户的合作,站在国际市场最前沿,学习电池材料开发的核心技术,了解市场的最新动向。
  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既符合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能通过回收动力电池中的稀有金属,为电池生产商节约材料成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格林美认为,由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未来几年将会有大规模的动力电池进入报废端,而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因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格林美的实践证明,回收正成为电池材料来源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渠道。据格林美副总经理欧阳铭志介绍,公司2017年消耗的镍金属大约12000吨以上,而钴金属则在18000吨以上,其中,14000吨通过海外采购获得,另外4000吨则来源于公司对钴含量较高的废旧硬质合金和消费领域电子产品综合回收利用,这部分钴通过国内的回收渠道获得。欧阳铭志表示,通过综合回收利用获取的钴镍资源,将成为原料供应越来越重要的来源,其绿色、可持续性正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对原料端的贡献度也将越来越大。
  为了保障公司电池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格林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同江苏天鹏、天津捷威等电芯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对方退役报废的电芯或电池包在同等条件下,须优先交由格林美进行回收处理;在无锡、深圳等率先实现新能源动力电池推广的城市,建立自有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充分发挥公司已有的报废汽车基地作用,公司可通过报废汽车基地优先实现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
  澳洋顺昌:100万支/天三元圆柱电池项目完成建设 新乘用车客户在开发中
  澳洋顺昌董事会秘书林文华向调研机构介绍,公司2017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25亿元,其中7-9月份营业收入约10亿元,逐季环比增长的态势明显,净利润也实现了环比增长。
  公司原有日产30万支三元圆柱电池规模,新建的日产100万支三元圆柱电池项目分两批实施,新工厂总体厂务建设全部完成,其中,第一批日产50万支三元圆柱电池的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处于产能爬升中;第二批剩余50万支产能建设已开始着手实施,产能释放要到2018年。林文华表示,公司也在根据产能情况不断开发新的乘用车客户。
文章详情面广告
此文关键词: 比亚迪   2018年   动力电池产能   格林美   澳洋顺昌   营业收入